当前位置:首页 » 廉政新闻 » 本地新闻 » 正文

扬中市:人才第一,锻造高素质“三资”管理队伍

信息来源:江洲清风网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23 16:53:00   浏览次数:4273
  近年来,扬中市从适应“三农”工作的新要求出发,坚持“人才第一”的理念,全力锻造素质优良的“三资”管理队伍,为农村“三资”科学管理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  定编定员,吸引一流人才加入
  农村“三资”管理工作面广量大,财会、审计、计算机等专业人才需求量大。为了吸引一流人才加入,该市在机构改革中对农经体系偏爱有加,立足‘机构不撤、人员不散、编制不减’,确保稳定运行,各项工作有效落实。全市6个镇(街、区)均设置了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——“财会经营管理服务中心”,按5-8人核定编制配备人员,同时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村会计纳入“三资”管理队伍中来,并在政策上进行适当倾斜,为市镇村三级农经人员设岗定责,以岗位优势吸引人才进入。
  为了及时为“三资”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,该市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和选聘的方式,录(聘)用“三资”管理人员,以严的程序和实的举措,把好干部选用“入口关”。新坝镇财经中心工作人员倪颖,财会专业毕业,熟悉农经业务知识,2016年经过资格审查、笔试、面试、考察和公示等程序,进入农经队伍,经过一年的学习实践,如今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能手。
  截至目前,该市镇级农经机构人员52人,35岁以下23人,占44%,35-50岁15人,占29%,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,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,更有敢闯敢拼的年轻干部,形成了队伍的合理“梯度”。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00%,具有专业技术职称35人,占67%,其中,中级职称11人,高级职称2人,保证了队伍的工作“质度”。
  为了用好人才,该市还加强对人才的培训。“通过培训,有助于‘三资’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充电,不断与时俱进、拓宽视野,时刻拧紧思想教育和业务水平这两根弦”,三茅街道财经中心温嫱在参加今年4月份街道组织的培训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。该市以“理想信念+业务提升”为目标,力促队伍优化升级,既组织学习“时代楷模”赵亚夫、身边典型“傅德纯”等先进事迹,也重视业务能力养成,围绕财经政策法规、“三资”信息化监管、“E阳光”手机APP操作使用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。
  据悉,该市还注重发挥“传帮带”效应,自2013年始,18名30岁以下同志全部拜师结对,形成以老带新的成长格局。同时,实行多岗位轮训制,把年轻的“三资”管理人员放到村(社区)和镇级财经中心进行轮岗训练,多岗位多层次进行培养使用。
  多管齐下,以待遇保障稳队伍
  在经济上保障,提高岗位“含金量”。农经部门在各镇(街区)设有独立的服务大厅,配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,能为办事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除此以外,从事“三资”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酬、保险福利等待遇也能得到充分保障。新坝镇财经中心12名工作人员年均收入在6-7万元,30名村(社区)会计年收入则能达到8-9万元。
  在政治上激励,激发工作“源动力”。说起三茅街道中桥村党委书记朱兆明,村会计黄玉芳可有一肚子“苦水”,“咱们朱书记过去就是村里的会计,账做得清楚明白,任何一点瑕疵都逃不过他那双‘金睛火眼’”。的确,作为“三资”管理先进工作者,朱兆明从村会计成为村书记,中桥村的多项农经工作走在镇江市的前列,他的成长印证了街道对“三资”管理人员的关心与培养。
  作为“三资”监管的“发动机”,财经中心要想把关严,必然容易得罪人。“起先工作着实难开展,好多村书记、会计不理解,认为在刁难他们。”对此,三茅街道财经中心负责人杜成怀深有感触,“好在街道领导反复为我们‘发声’,让我们放开手脚、大胆去干,解决了后顾之忧。现在我们腰杆直了、底气足了,不合要求的发票手续坚决打回,一律不予报销”。
  2013年,江苏省淡水鱼养殖保险第一单在扬中市签出,这张保单的签发立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,该项做法也迅速在全省进行推广。而这张保单背后,蕴藏着一名基层的“三资”管理人员的创新之举。此后,该市在各项涉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,总会征求基层“三资”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,发挥好“参谋助手”“智囊团”作用。
  查纠并举,以严管厚爱肃队伍
  有激励的方法,更要有约束的机制。近年来,该市健全“查处+管护”一体化机制,着力查处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
  在市级层面,制定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“三资”管理制度》,规范工作流程,定期开展调片互查,实现查别人不足、明工作规范、找相互差距、自身短板;在镇级层面,各镇(街、区)均建立了农经工作例会制度,所有村会计都要参加,除了常规工作交流外,还有点题研讨,可以是“三资”管理实践中摸排出的风险点分析,也可以具体事务中的错误点倒查,还可以是地区创新亮点学习探索,自觉形成比学赶超氛围。2013年以来,该市已组织调片互查13次,自查自纠问题107个,工作例会96场(次),解决工作问题51个(件)。
  该市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,督促各镇(街区)和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,通过季度调片抽查、组织财会人员培训等方式,加强对镇财经中心的督查指导,强化“三资”队伍建设,实现责任逐层传递、压力逐层释放。
  坚持铁腕拍“蝇贪”,剑指“微腐败”。该市聚焦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等“三资”管理队伍中的“关键人群”,把握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严肃查处“三资”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2013年以来,该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开展提醒谈话41人次,函询6人次,诫勉谈话10人次;党内警告、严重警告等轻处分24人;留党察看、开除党籍等重处分10人,其中移送司法机关7人。
  强调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。对“三资”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失责情形严格实行“一案双查”,倒逼责任落实。去年在查处三茅街道大众村党委委员、会计合谋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案件中,对分工定村和分管拆迁工作的镇领导实施问责和通报,起到较强警示教育作用。2013年以来,共有8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因履行“三资”监管责任不力被问责。
  注重以案促教,做好执纪审查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在听了邻村永胜村范会计“白条”列支11余万元横向联系费案例通报会后,八桥镇利民村村会计感慨到:“身边的人、身边的事、身边的教训,太震撼了。以后我得更加注意了,作为村会计遵守财经纪律是本职啊,可不能步了别人的后尘。”据悉,2013年以来,这样的案例通报会已经召开了6次,该市坚持正反典型教育相结合,受教育人数达1200余人次。
  扬中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庄旭表示:“加强‘三资’管理是破解农村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关键。通过打造一支忠诚可靠、善于监督的管理队伍,强化了对村集体‘三资’的日常监管和制度建设,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、向基层延伸,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果。”(党的生活反腐倡廉版第6期)